袁晓舫讲解“新媒体艺术有多新”
2018-01-05 09:11
来源: 深圳特区报

袁晓舫讲解“新媒体艺术有多新”

人工智能朗读:
 

袁晓舫在讲座中

 新媒体艺术是什么?新媒体艺术能做什么?新媒体艺术要把艺术带到何方?这是每一个关注新媒体艺术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作为关山月美术馆“四方沙龙”系列学术讲座2017年度的收官之作,著名艺术家袁晓舫日前做客关山月美术馆,用一场讲座将观众带入新媒体五彩斑斓的世界。

作为深圳知名的文化公益学术讲座,“四方沙龙”以“未来+”作为2017年的年度主题,在十期讲座中分别围绕电影、设计、公共艺术等不同领域展开对未来的探讨。在2017年的最后一期讲座中,“四方沙龙”关注的目光转向更加前卫的“新媒体艺术”。

在本期讲座中,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多年的袁晓舫,以“新媒体艺术有多新——从摄影术到拜阿特”为题,从最初被称为“新媒体”的摄影术谈起,一直到最新的生物艺术作品,向观众展示了科技进步给艺术带来的颠覆性改变。

什么是新媒体艺术?袁晓舫把它归为三种媒介:光媒介、电子媒介和生物技术。袁晓舫介绍说,“我用摄像机拍一个录像就是当代艺术吗?这个我不赞成,这就是老话说的‘新瓶装旧酒’,最重要的是你的想法。我认为当代艺术有几个很重要的特征,其中有两点:观念性、实验性。观念是先行的,你跟过去的东西总是有不一样、有些突破,或者是给人带来一点点小惊喜。”

新媒体艺术发展总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体现了科技发展的部分成果。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使得艺术的特质发生变化,比如网络艺术所具有的即时性、在线性、交互性,就是传统艺术不能达到的。再有,新媒体艺术常常是制造一个情境,让人沉浸在这个情境中,或者被这个情境包围,受到感染。袁晓舫认为,这就是当代艺术跟传统艺术很重要的一点区别。“当代艺术我们说它可能是非线性的、空间化的、情境化的,跟过去的线性或者是平面化、镜子的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对比。丹麦艺术家埃利亚松在英国泰特美术馆做的一个作品就是这样,他在展厅里面制造了一个太阳,把屋顶和地面处理成镜面,大家在美术馆里面像是晒太阳的感觉。”

袁晓舫认为,互动媒体最重要的就是交互性,人进到这个展示空间里面看了作品之后,会跟这个作品本身有互动。比如兰登国际的《雨屋》,虽然不是一个典型的艺术作品,是一个商业项目,但其交互性很强,所以很具有吸引力。这个作品中雨一直都在下,当人走进去的时候,雨能感应到人的时候,雨不会淋到人,现在的技术已经很厉害了。

袁晓舫强调,媒体艺术不是为了要制造一个新的玩意,而是要让极速发展的科技人性化。媒体虽然依赖于科技发展,但是媒体艺术永远是为了人的存在而创造的,艺术一定要讨论跟人有关系的问题。(记者 尹春芳)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陈晓玲]
推荐阅读
  • 夜游美术馆 市民新体验 关山月美术馆夜间延时开放接待参观1.6万人次 2024-12-22 11:22

    进入2024年,为丰富拓展“美术馆之夜”活动形式,跨界艺术体验焕发新活力,关山月美术馆联合深圳交响乐团、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深圳芳吟古筝乐团、深圳市汉服文化协会等多方资源,全年推出的12场“美术馆之夜”活动,吸引近4000余名观众热烈参与。

  • 到深圳来看展|关山月美术馆:一眼千年敦煌梦 2024-08-08 19:07

    今天,我们推荐您到深圳福田区红荔路的关山月美术馆看“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精品展以及“长风几万里:关山月与近代以来山水诗意画专题展”,看历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的80幅作品,也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中国传统艺术核心美学。

  • 关山月美术馆推出两大精彩讲座 2024-07-23 08:48

    “美读之镜”系列学术讲座在7月20日开启第3期,特由关山月美术馆文献研究负责人黄治成作题为“从赵孟頫到董其昌——试析文人画的滥觞与传统写实绘画的衰落”的讲座,以引导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人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