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见圳客户端2021年1月25日讯 近日,在第二届中国金融科技年会和第五届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大会上,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先后荣获“中国年度最佳手机银行AI创新应用奖”和“年度杰出手机银行创新大奖”两项奖项,数字化转型成效和客户服务水平获得市场和业内广泛赞誉。
据悉,第二届中国金融科技年会由中国消费金融协会、中国金融科技组委会主办,旨在汇聚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力量。积极推动对金融科技领域重要问题的深入研究,并对金融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颁发荣誉奖项。第五届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大会作为银行业金融科技领域的年度盛会,聚集来自全国范围90余家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企业参与,共同探讨银行业如何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实现数字化转型,并表彰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优秀单位。


中国银行手机银行作为中行数字化战略转型的前沿阵地,坚持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扎实推进产品、服务、流程在移动端的数字化再造。依托开放、共赢的场景生态发展理念,中行手机银行整合教育、体育、跨境、银发等特色服务专区,聚焦电商购物、餐饮外卖、视频娱乐等高频生活消费场景,极大丰富了用户的服务范围。同时,充分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升功能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打造数字化、综合化、实时化、智能化、全球化的移动金融服务平台。据悉,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的功能服务已达400余项,对线下个人业务的替代率高达95%以上,手机银行已成为最主要的交易和客户服务渠道,同时该行还大力发展线上线下协同业务,实现自有渠道高频交易的“全面无卡化”。围绕本地特色需求,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专注手机银行本地特色化场景建设,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生活”频道为客户提供话费充值、网购、汽车加油、视频会员购买等个性化消费场景服务。据统计,2020年12月,深圳中行手机银行月交易客户数达180万,增幅达157%,月交易笔数达到800万以上。其中,手机银行“生活”频道单月交易客户超60万户。
深圳中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行将坚持创新引领,持续聚焦手机银行智能服务、数字运营和数字风控三大领域,深耕客户多层次需求,全力将手机银行打造成为全用户、全场景、开放、共赢的个人客户服务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体验。(黄璜)
推荐阅读
各家商业银行加快落地回购增持贷款 2025-04-11 09:52记者4月10日从多家银行了解到,近期各家商业银行正加快落地回购增持贷款,其中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授信金额均在百亿元以上。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14款违规移动应用 2025-02-17 14:49针对上述情况,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提醒广大手机用户首先谨慎下载使用以上违规移动应用,同时要注意认真阅读其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说明,不随意开放和同意不必要的隐私权限,不随意输入个人隐私信息,定期维护和清理相关数据,避免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
金融壹账通获年度科技金融机构奖项 赋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2024-12-31 18:32…此次荣获2024【优金融奖】年度科技金融机构,不仅是对金融壹账通在金融科技领域持续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质量、推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坚定承诺的肯定。
42只银行股全线飘红!多家银行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2024-10-15 09:52贵阳银行报收6.29元,涨幅6.43%;江苏银行报收8.83元,涨幅5.62%;宁波银行报收25.83元,涨幅5.9%;沪农商行报收8.11元,涨幅5.60%。
银行稳健发展能力哪家强 前十均为“老面孔” 2023-10-10 09:39…其中,全国性商业银行(含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18家,城市商业银行71家,农村商业银行92家,有效参评商业银行的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90.33%。
中国百强银行“放榜”,外资银行首度亮相 中国百强银行广东数量最多 2023-08-21 10:46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发现,榜单覆盖了所有类型商业银行,包括6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58家城市商业银行、15家农村商业银行、2家民营银行和7家外资银行。
联合45家银行 中国银联持续激活“暑期消费”活力 2023-07-13 16:36目前已有45家银行APP接入云闪付网络支付平台,包括工商银行手机银行APP、工银e生活APP、中国银行缤纷生活APP、邮储信用卡APP、中信银行APP、光大银行APP、浦发银行APP、浦大喜奔APP、民生银行全民生活APP、华夏银行华彩生活APP、兴业银行兴业生活APP、广发银行手机银行APP、北京银行掌上京彩APP、…
2022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评选揭晓 邮储银行获评“年度最佳商业银行” 2023-04-20 10:31据悉,下一步,邮储银行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沿着“5+1”战略路径,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生态金融、协同金融、产业金融、绿色金融,将风险合规贯穿始终,持续强化专业核心、体系支撑、协同整合、科技助推、机制驱动、创新引领“六大能力”,继续打造五大差异化增长极,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