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辟谣(2024年7月11日)
2024-07-11 21:05
来源: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今日辟谣(2024年7月11日)

人工智能朗读:

2024年7月11日

辟谣:重庆潼南一批发市场被水淹?谣言!

详情:7月8号,某网民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一则视频称“龙门批发市场看海”,画面显示市场外围道路被水淹没,且该视频定位于重庆市潼南区梓潼街道,引发网民关注。经相关部门核实,该视频显示事件为2020年8月四川江油水灾现场,并非重庆潼南。龙门批发市场也不在潼南,而是位于四川绵阳。(来源:“重庆辟谣”微信公众号)

误区:出汗真的能帮身体排毒?

真相:出汗不等于排毒。无论出多少汗,排出的几乎都是水分。而且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是通过肝脏、肾脏排出代谢废物,汗液并不能将人体内的“毒”通过皮肤表面排出。从中医角度来讲,汗为津液所化,人体内的津液随阳气输布于体表,又通过阳气的蒸化作用出于皮肤、肌肉的纹理而成为汗。而津液又与血密切相关,故出汗过多会带来很多危害。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出汗太多会损失大量水分,同时钾、钠、钙、镁等离子也可能丢失过多,造成电解质紊乱,使血容量下降,出现心慌、血压降低、头晕头痛等症状。(来源:@人民日报)

提示:蛋糕里藏万元现金,隐秘圈套怎么防?勿做电诈“工具人”!

详情:近年来,一种新的蛋糕定制服务逐渐增多,订购者向商家提出蛋糕预订需求,并要求在蛋糕上装饰大量现金。殊不知,这种“纪念日”惊喜已经涉嫌洗钱行为。电诈分子预订时以付款为由得到蛋糕商家的银行卡号,随后将卡号转发给电诈受害人,电诈受害人根据电诈分子的导引将钱转进蛋糕商家的账户,蛋糕商家再将自行取出的现金放上蛋糕,按照订单送到指定地点,电诈分子就这样利用看似合理的流程完成整个洗钱行为。类似这样由不明真相的群众间接成为电诈“工具人”的情况越来越多。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关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等立案21.2万起,同比上升20.4%。电诈手法多种多样,电诈“工具人”也种类繁多。电信网络诈骗各环节都需要“工具人”,有供卡类、金融支付工具类、转移案款类、提供通信技术支持类等不同类型的“工具人”。

在电诈犯罪链条中,电诈分子需要将诈骗钱款分散转入多个层级的他人银行账户中,隐蔽诈骗钱款来源,逃避公安机关追查。境外电诈分子通常远程操控境内的手机等设备拨打诈骗电话,冒充境内号码。电诈分子还使用他人互联网账号,或冒用身份向亲友骗钱,或用来发布违规广告、推广引流信息。为完成上述违法犯罪行为,电诈分子大肆收购、获取“两卡”和个人信息,发展“跑分”洗钱、推广引流等网络“黑灰产”,利用多种手段利诱蒙骗群众成为电诈“工具人”。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工具人”具有犯罪的故意、过失,则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诈骗罪共犯。(来源:法治日报、新华网)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编辑:刘晓宇]
推荐阅读
  • 网传“重庆彭水将新修机场”系谣言 2025-03-11 10:41

    近日,某网民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信息称“2025年重点项目彭水靛水街道前进村烂泥巴飞机场效果图已出炉,预计涉及三个村、十五个组,预期五年完工,总投资45个亿”,引发关注。

  • 重庆轨道新线开通招司机年薪8-10万?官方辟谣 2025-02-17 15:21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自媒体号发布的招聘信息以“新线开通机会难得”为噱头,称重庆轨道集团招聘站务员、维修工、司机岗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年龄35岁以下的站务员不限制专业,并承诺“综合年收入8-10万元”“五险二金”等待遇,信息配以重庆轨道集团相关简介。

  • 重庆辟谣:网传“合川区有拐带儿童团伙出没”系谣言 2025-01-14 11:18

    据“重庆辟谣”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一段小女孩在街边哭泣的视频,称“合川有人在上学路上强抢小孩,学生被吓得不敢去上学”。

  • 温州辟谣举报平台上线10周年:让真相跑赢谣言 护网络空间清朗 2024-11-12 14:09

    回首十年,平台建立了温州辟谣举报平台官网、辟谣微站、辟谣官微、辟谣官博四位一体的全网络覆盖、多终端立体传播格局,温州辟谣工作始终围绕“权威、规范、创新”这三大关键要素展开,在监测收集、核实查证、权威发布、真相传播、造谣打击等五个环节同向发力,推动辟谣工作专业化、…

  • 今日辟谣(2024年8月5日) 2024-08-05 16:28

    详情:2024年7月,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1904.1万件,环比下降4.4%、同比增长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