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基建工程兵部队调入深圳,为初创时期的深圳建设作出了贡献,特区建设初期,各条战线全都急缺人才,全市各个单位从部队大量抽调人员,很快深圳各行业都有了基建工程兵的转业军人。段亚兵回忆称,1982年,由于基建工程兵撤销,两个师两万人基建工程兵官兵调入深圳,为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增砖添瓦表现出色。作为两万基建工程兵中的一员,段亚兵是00049部队政治部宣传科干事,集体转业后调入深圳市委宣传部工作到退休。从事宣传工作的他,也因此成为这支队伍历史足迹的记录者和宣传者。宣讲中,通过介绍深圳两万工程兵走过的一段兼具艰辛与荣光的发展历程,段亚兵带领大家重温了40年来深圳翻天覆地的变化。 孙霄认为,中英街百年历史变迁是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瓜分,从屈辱到开放并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缩影。“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中英街的商品与国内市场上的产品差价很大,琳琅满目的百货很多在内地难以见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内地群众。”孙霄通过讲述沙头角丝花厂、中国黄金第一街等中英街内的商茂故事,阐述了改革开放为中英街带来了发展的春天。 |